|
开辟中小企业融资新大陆 |
发布日期:2010-12-18 |
|
|
开辟中小企业融资新大陆
2010-12-18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李侠
当前,国内的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对那些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小企业来说就更是如此。由于中小企业数量庞大且经营风险往往较高,仅仅依靠银行贷款这一渠道显然是无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业内专家指出,推出一些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新型金融工具,对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大有裨益。在目前国际资本争相流入中国之际,发展债券市场并创新金融工具,将为中小企业开辟出一片广阔的直接融资的天地。
在不久前举行的“金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题座谈会”上,央行行长助理郭庆平透露,目前“央行正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政策协调,积极研发适合高新科技特点的高收益债和私募可转债,争取尽早推出。”显然,央行力图拓宽债务融资的渠道来帮助那些萌芽期的科技企业。郭庆平表示,从科技和融资服务匹配角度看,对于处于科学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初级阶段的企业或项目融资需求,应主要依靠风险投资、财政专项资金或私募股权基金等提供融资支持。在这一阶段,追求稳定收益回报的银行信贷资金很难大批量投入。当企业或项目进入相对成熟期后,银行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以及市场化融资方式必须及时跟进。
事实上,从国际经验来看,发展直接融资确实有利于解决科技企业在初创时资金不足的问题。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就曾培育出微软、思科这样的巨型企业。但鉴于股权融资的高风险性和稀缺性,我国先从风险较低的债务融资做起更为适宜。
一方面,虽然股权融资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直接融资方式,但目前看这种方式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事实上,尽管中小企业板、创业板自设立以来,迄今已有超过440多家企业分别在两个市场顺利融资并直接上市,但总体看,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容量有限,门槛仍然较高,大量的中小企业是不可能通过这些途径发行上市融资。而容量较大、门槛相对较低的全国统一的场外交易市场尚未建立起来。
另一方面,尽管近年来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融资规模逐年扩大,但与股权融资规模相比仍然较小。在美国、英国、日本等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企业债券市场的融资额通常为股票市场的4~5倍,而我国企业债券融资规模仅为股票融资规模的80%左右。此外,我国债券市场的融资主体结构单一,债券的发行主体大多为中央直属企业以及地方性大型国有企业。有关数据显示,2000~2009年,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共发行了1.1187万亿元企业债券,非国有企业发行的企业债券规模仅为155.2亿元,仅占1.03%,与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极不相配。可见,我国的债券市场尚存很大的发展完善空间。
虽然多头监管的格局拖累了我国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但最近几年来,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相关部门除了抓紧推出创业板市场外,在大力发展企业债券融资创新方面也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2009年11月正式推出的中小非金融企业集合票据发行就为解决融资难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根据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11月21日,包括北京、广东、江苏、内蒙古等9个省区市的85家中小企业已累计发行20只集合票据,募集资金55.07亿元。据介绍,目前各承销商正在筹备发行的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超过100只。而据记者从国家相关部门了解的情况,国家将通过探索建立中小企业债券融资基金等方式,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发行规模,特别是重点推广中小企业集合信托债。
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在金融创新方面仍然比较活跃。7月初,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秘书长时文朝在“亚洲债券市场研讨会”上透露,协会目前正在研究推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私募发行方式,以丰富企业融资方式。而最近从商业银行方面传来的消息显示,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预计将于12月或明年1月公布《私募发行规则》,十几家银行将在近期上报试点企业发行方案。对于此前备受争议的私募债是否受“占净资产比例40%”限制的问题,银行人士表示,私募发行是一种非公开发行,故不受《证券法》对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相关条款的约束。业内普遍认为,私募债利率应适当高于公募债券利率,以反映两者流动性差异,同时发行利率应会低于贷款利率。
在安邦咨询首席分析师陈功看来,这对于那些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融资的企业来说,无疑多了一个富有吸引力的融资渠道。不过,他认为,在私募债推出的初期,广大中小企业还很难分享到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因为在私募债券的投资机构中银行仍然占大多数,为了规避风险,它们很可能更倾向于信誉良好的大型央企。因此,“债券市场的创新,不能局限在金融产品的创新,更得拓宽市场的参与主体。”陈功认为,现在的国际资本环境,正好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亚洲开发银行的一份报告预测,美联储最近实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很可能促使更多的海外投资者进入东亚本币债券市场,特别是企业债券。今年第三季度企业债券发行迅速增长的经济体包括中国、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增幅分别为34.3%、57.4%和64.8%。据统计,由于大量外资在第三季度涌入新兴东亚地区的债券市场,致使本地区的本币债券总流通价值增至5.1万亿美元,比一年前增加了17.2%,较6月底增长了3%。陈功表示,“借着国际资金的‘东风’,我国不但可使私募债的投资主体多元化,从而令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发行更为顺畅;而且能依托这一不断壮大的买方市场,进一步推出诸如高收益债券的金融产品,满足风险程度不同的企业的融资需求。”
相关链接
根据2005年7月银监会发布的《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小企业金融服务对象是“各类所有制和组织形式的小型企业及个体经营户”。其中,银监会参照2003年国家经贸委四部委发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等,将“小型企业”的划分标准暂定为:“授信总额500万元以下,资产总额1000万元以下,销售额3000万元以下”。
根据银监会2009年年报,2009年银行业对小企业贷款余额达5.8万亿元,占企业贷款余额的22.2%,从增量看,比年初增加1.4万亿元,占企业贷款增加额的24.8%;从增速看,比年初增长32.2%,高于全部企业贷款增速4.5个百分点。 |
|
|
|
|
|